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你有電量焦慮症嗎
本報記者 陳婕 一口氣買了5根數據線,self storage夢夢這下終於心裡踏實了。"一根放辦公室,一根放包里,還有三根放家里,分別位於客廳、房間以及廁所。"自稱"電量低於90%不敢出門"的夢夢告訴記者,馬斯洛需求理論最近再次刷新版本:再窮也要有路由、再苦也要有電量。電量剩一半開始抓狂 手機沒有電,茶飯不思 電量剩多少的時候你會去找充電器?假如你手機快沒電了,你會作何反應? "剩下50%時就開始抓狂,焦慮了。"上周五的一次出差中,Nina見識到了"電量焦慮症患者"們的惺惺相惜。"活動正在進行中,只見我旁邊一位女孩面紅耳赤地在背包里翻,像是找什麼東西,持續了將近十分鐘,頭都沒抬一下。"Nina說,主辦方工作人員一見這架勢,也有些驚了,趕忙跑過來問她出什麼事了,是丟了什麼貴重物品嗎?女孩頭也不抬地回了一句:充電寶。"主辦方工作人員先是哈哈一聲,接著告訴女孩莫慌,自己也隨身帶了充電器,可以借給她。倆人相視一笑,都如釋重負了。" 這樣的心態,並不少見。"平時客戶的電話特別多,每次接完電話看著手機電量直線下降,心裡就很焦慮。"說這話的唐唐工作相當忙,她告訴記者,自己前不久又買了一部手機,可一天下來,兩個手機還是幾近"斷電"。"就怕手機沒電,看著上面的數字在減少,心裡就發慌,說茶飯不思一點兒也不誇張。" 不久前一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智能手機電量,超過8成的網友表示擔心,超過4成的網友表示會因為出門在外電池不夠而表示焦慮。為了防止手機因電量不足而開不了機,41.18%的網友表示會將移動電源隨身攜帶。分線器、充電寶賣得俏 坐下來,先充電 數碼時代,我們身邊越來越多"低頭族"。越來越多的人用上了蘋果迷利倉三星等品牌的大屏手機,同時帶來的,就是"電量焦慮症"。事實上,這年頭,隨身帶充電器早已不算什麼。在許多人看來,這只是初級階段。更高段的做法似乎是:坐下來,先充電。 李子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告訴記者,只要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把手機插上充電,哪怕手機的電量超過一半以上。男青年小張的做法則更妙,車上備一個車載充電轉換接頭,早晚上下班的那一個小時里,手機用來充電,一天充兩次,剛好夠用。 "這樣能避開家里的充電爭奪戰。"小張告訴記者,誰都能找得到自己的手機,但不一定誰都能找得到自己的充電器。很多時候,總有好幾部手機、平板電腦等著充電。小張家里住了三代人,除了3台筆記本,還有3個平板,4個手機。"曾有一度晚飯後總是要排隊充電,爸爸的電視連續劇看到一半急需將平板充上電,老婆要在電腦上淘寶購物,自己還想在平板上看電影,哪個接頭配哪跟數據線往往還要找半天。" 有需求就有市場。小C前段時間在數碼市場淘了一個分線器,一共有4個USB口。平日里就將各種數據線插入,需要充電時,只需將設備插入相應插頭裡即可,方便。"一個插座可同時充4個家伙,很適合小戶型家庭。價格也不貴,幾十塊就夠了。" 而小小一個充電寶,這幾年已數次升級換代了,容量更是超乎你的想象。記者在數碼市場逛了一圈兒發現,從早期的2500毫安,到六七千毫安、1萬毫安,到現在,5萬、6萬毫安容量已成標配,市面上10萬毫安的充電寶,剛剛到來。 老闆告訴記者,充電寶、分線器這類產品一直賣得不錯,而且許多人一買就是好幾個,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價格也不過幾十元至一兩百塊。"前兩天接了一個大單,一對新人買了兩百多個分線器作為伴手禮送給朋友。"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