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臺灣

王品集團今年成立滿20周年,儲存1.6萬名員工陣容壯盛,4月包下麗寶樂園,舉辦集團家族大會慰勞員工,放眼望去,12個品牌旗幟浩浩蕩蕩;11月再包下台大小巨蛋舉行托盤大賽,全台餐飲科系180隊同台較勁,國際餐飲集團慕名參加,連副總統吳敦義都出席致辭。「王品就是王者之品味」,王品從不吝於展現自己萬丈雄心,現在集團在兩岸擁有超過340家餐廳,年營收150億元,每股稅後純益超過15元,穩坐觀光類股股王與獲利王,更立志要成為大陸西餐第一品牌,今年更宣告要從過去打下基礎的20年,邁向未來國際化的20年。20歲的王品鋒頭正健,像個在巔峰的青年,但回顧他的出生,並不特別起眼,甚至有些克難。1993年,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在寧夏路上開了間小牛排館,桌巾是從家族企業三勝製帽廠裡找來,自己剪一剪鋪上,桌上摺成小鳥造型的口巾,也是兒子臨場發揮的作品。這時候的戴勝益已有九次創業失敗經驗,負債達1.6億元,戴勝益說,好不容易湊了200萬元成立王品,最初只希望每個月能穩穩的賺個8萬元,讓一家四口吃飽,再想辦法還清貸款。投入餐飲店並非無心插柳,戴勝益說,負債1億多元,如果不創業,子子孫孫都還不完,餐飲業是「小本、利大」的事業,門檻低,不需要太多資金,做得好還可以連鎖化,具有拓展潛力。有一次朋友請他到台塑的餐廳用餐,吃了台塑牛排後令他十分驚艷,第一次看到有牛排不但全熟、滷過,還帶一根骨頭,和時下流行的三分熟、五分熟、見血的牛排大大不同,就是找到了這個差異化的產品,讓戴勝益決心創立王品。王品最早鎖定商務客市場,一客訂價580元,開幕第一天只來了七位客人,但因為主力產品「台塑牛排」研發成功,加上餐廳定位清楚,生意很快的走上了軌道,隔年就在桃園、台南、高雄各開一間分店,還帶動了一陣風潮,一時間「台塑牛排」成為全台西餐廳競相推出的產品。隨王品牛排生意越來越好,1995年,王品趁勝追擊,刊登全國性廣告「你想成為王永慶的貴賓嗎?」,讓王品的品牌暴紅,但斗大台塑牛排字樣和王永慶照片,也造成台塑反彈,王品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刻撤下所有有關台塑的字樣圖片。接下來展開「去台塑化」,將宣傳主軸換成「一頭牛只供應六客」,改以品質作為訴求。也是在此期間,王品首度嘗試多品牌、多角化經營,成立「外蒙古全羊大餐」餐廳,民眾來用餐可以騎駱駝,還特地從蒙古請來摔角選手現場表演,接著1996、1997年連續成立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與一品肉粽連鎖系統。王品台塑牛排快速的成功,讓集團開始嘗試朝向多角化、連鎖化發展,經歷了一段摸索期,直到1996年,戴勝益請到麥當勞訓練主管張勝卿擔任訓練部副總,將國際品牌的人員培訓、標準作業流程(SOP)的概念帶進來王品,成為王品日後走向連鎖餐飲集團的第一塊基石。戴勝益表示,當餐廳開到第七家,漸漸發現經營管理上的困難,沒有SOP,餐廳只能開在老闆看得到的地方,但若想讓事業繼續延伸,唯有將作業流程標準化,才能確保服務品質不走樣。張勝卿給王品帶來的第二項衝擊是大力建議經營業務單純化。戴勝益回憶,當時除王品外,還經營外蒙古全羊大餐餐廳、BB樂園、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等,一方面因為營運表現不佳、另一方面,戴勝益也觀察到社會上成功企業如台塑、台積電等,經營都十分專一,於是在2001年以前結束了所有王品以外的企業。戴勝益接受了張勝卿一角化、聚焦經營的建議,不過,隔年就發現,台灣屬於淺碟市場,僅以單一品牌「王品」發展,開到第十家店就很難再開下去了,於是,他想到可以由主管進行內部創業,聚焦餐飲但朝多品牌發展。服務心法你,就是最重要的客人2001年,戴勝益最早期創業夥伴陳正輝(現王品大陸事業群主席)創立中價位牛排品牌「西堤」,象徵王品多品牌時代就此展開。緊接著隔年王國雄(現王品集團副董事長)創立和風創作料理「陶板屋」,此三品牌至今仍為王品集團旗下營收規模前三大品牌。2003年,戴勝益請到前奧美廣告媒體經理高端訓(現任品牌部副總)加入,將消費品的品牌經營模式帶到王品集團,奠定未來多品牌發展之基礎。高端訓回憶,當年加入王品,最常被問到:王品與西堤兩家餐廳都是賣牛排,西堤訂價比較便宜,會不會搶了王品的生意?高端訓第一件工作,就是重新定位「王品」品牌,將原本設定為商務人士、成功企業家服務的餐廳,改變成「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將品牌層次拉高,從價格訴求提升至心理層面訴求。短短兩年間,王品集團連續創立原燒、聚、藝奇、夏慕尼、品田牧場五個品牌。高端訓表示,很多消費者不知道,市面上大多數的洗髮精品牌,都屬於寶僑(P&G)集團,寶僑做了這麼多款洗髮精,只有越來越大,即使是同樣產品,只要定位有所區隔,就不用擔心品牌會互相影響。在發展多品牌中,為讓品牌信念貫徹到集團上下,王品積極推動品牌訓練,目前為國內唯一從基層員工到高階幹部,所有全職同仁都要接受品牌訓練的公司。建立龜毛家族塑造企業文化經歷連鎖化、聚焦經營、到發展多品牌,王品的使命從原本只為滿足一家四口溫飽,現在創造上萬個工作機會,更進一步追求永續經營,如2004年成立著名的王品憲法、2007年托盤大賽、2011年股票興櫃等。戴勝益引述張忠謀的話,「好的企業文化,能保有公司20年的優勢」,戴勝益認為,唯有員工公、私領域行為一致,才有可能形成企業文化,龜毛家族、王品憲法、社會學分等,都是塑造企業文化的一環。回顧20年來的發展,戴勝益說,創立之時,受到許多人譏笑,認為做餐飲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去做的事」,言猶在耳,現在王品若有一些成就,最想做的事,就是改變世人對餐飲業的印象。20年來,包括創造出年mini storage數百萬元的店長、主廚,去年還獲得平面媒體調查「新世代最嚮往100大企業」排行榜冠軍,破天荒擠下科技寶座,王品其實已經默默改變世人對餐飲業的印象,自身營收獲利表現連年穩定成長,也優於不少科技大場。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談願景站穩兩岸 全球遍地開花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表示,台灣屬於淺碟經濟,一定要往大陸與其他海外市場發展,為了將品牌做大,將鎖定中低價位市場,以台灣為品牌研發中心,朝全球邁進。以下為專訪紀要:問:如何描繪王品下一個20年的願景?答:王品第一個20年,是打基礎的20年,未來20年,定調為國際化20年。原本計劃2020年以前,以兩岸發展為主,目標達1,000間餐廳後再啟動國際化,但觀察集團近年發展,包括營收規模挺進兩岸餐飲業前五大,擁有1.6萬名員工,以集團資源來說,王品已具資格向海外發展,所以將計劃提前進行。估計到2020年,除兩岸餐廳達1,000家以外,王品品牌可望在全球遍地開花。問:品牌國際化之方法為何?答:目前王品在兩岸餐廳全部直營,但是東南亞、東北亞等其它海外地區,一方面因為飲食、消費等文化差異較大,另一方面,也是距離太遠,管理不易,將與海外當地企業合作發展,合資或品牌授權,暫不考慮直營。近年找王品合作的對象不少,除餐飲業者外,還包括科技業、傳產業、私募基金等,我們不主動尋找合作對象,而是從有意與王品合作的業者中,被動篩選,篩選條件有三項,包括要是餐飲業者、當地上市公司、當地前三大業者,三項條件至少要符合或接近其中兩項。定出條件主要是為了讓公司在洽談時能有所依據,且雙方調性接近,也有利未來進一步合作。當雙方都有意願後,我們會先邀請對方來台灣嚐遍旗下品牌,每個品牌都試吃過,再讓對方挑選中意的品牌來合作。以王品的立場,每個品牌都想推到海外,但不會比合作企業更瞭解當地市場,所以讓對方挑品牌,來降低失敗機率。第一個海外品牌「陶板屋」,是採取品牌授權模式,與泰國餐飲集團Mai Tan合作,未來與其它企業合作,可能會改採合資模式,王品出資約30%,仍由對方主導品牌經營,一方面顯示合作誠意,另一方面,未來海外事業獲利王品也能分享。問:明年兩岸布局的方向?答:台灣為品牌研發中心,維持一年一新品牌,明年新品牌仍將鎖定平均單價300元上下的平價市場;大陸部分則維持現有五品牌展店。明年預計兩岸將增加101間餐廳,並主攻庶民經濟,其中平價品牌(共有石二鍋、曼咖啡、hot 7)就占整體展店數的二分之一。且過去展店以街邊店為主,未來中低價品牌將全面往百貨商場開店。由過去經驗發現,百貨商場人潮多,除了品牌本身的目的性客戶外,還能吸引到逛街、購物等非目的性客源,來客數比街邊店多50%。企業慶生 感謝員工付出他 親簽1.6萬張謝卡每次訪問王品董事長戴勝益,他總是約在別人的餐廳裡,拍照、訪談總有不便,這次記者好奇一問,集團旗下餐廳這麼多,為什麼不約在自己的餐廳裡呢?戴勝益突然靦腆的說:「讓自己的同仁服務,不自在。」王品集團最著名的文化之一,就是戴勝益的一家人主義,他刻意不稱「員工」,而說「同仁」,把同仁當家人,制訂即時獎勵的分紅制度、設置急難救助金、每年舉辦家族大會招待員工與家屬等,就是要讓每位員工感覺在王品工作是受到尊重與重視的。今年王品20周年,戴勝益準備了一張感謝卡與紀念盤給全部1.6萬名員工,感謝卡上寫著,「王品20歲了!我們何其有幸能與你一起共度...」,最特別的是,每張卡上都有戴勝益的親筆簽名,為了完成這份心意,戴勝益花了十天時間,每天的功課就是晚餐後就開始簽名,簽到半夜才入睡。1.6萬人共18箱感謝卡,戴勝益簽名簽到食指與中指變形,他卻笑說,這是空前絕後的一次,未來集團成長到40、50萬人,他也不可能給每位同仁簽名了,很難得有這個機會,把每個人的名子都好好看過一遍。長時間與王品集團接觸,你會發現王品的成就,並非來自戴勝益或是少數人領導,而是全集團上下,都有強烈一致的目標與衝勁。戴勝益說,財務公開、股份分享,都是要同仁感到是「為自己工作,而非為老闆打工」。王品懂得肯定員工的努力,也很懂得如何傾聽員工的意見,每個月旗下三百多家餐廳都要提出一個建議,累積起來就是三百多個建議,經過餐廳、區會、經理級會議、中常會層層不記名投票,最後獲表揚採納的建議,提議者還可以記功。王品小檔案旗下品牌王品、西堤、陶板屋、原燒、聚、藝奇、夏慕尼、品田牧場、石二鍋、舒果、曼咖啡、花隱(大陸地區)、慕(大陸地區)、hot 7事業版圖台灣、大陸、泰國(僅品牌授權)餐廳數超過340家員工數1.6萬人王品大事紀1993成立王品台塑牛排,創始店「台中文心店」開幕1997推動「每日10,000步」活動2001創立「TASTy 西堤牛排」2002制定「龜毛家族」條款2002創立「陶板屋和風創作料理」2003推動社會學分:一年嚐百店、一月唸一書、一生遊百國、一生登百岳、一日行萬步進軍大陸市場「王品牛排-上海仙霞店」開幕2004制定「王品憲法」、創立「原燒優質原味燒肉」、「聚北海道昆布鍋」2005創立「藝奇新日本料理」、「夏慕尼新香榭鐵板燒」2007創立「品田牧場」台北南京東店開幕舉辦首屆「王品盃托盤大賽」2009創立「石二鍋」2010戴勝益捐80%王品股票成立王品戴水社福基金會及同仁信託創立「舒果新米蘭蔬食」台北八德店開幕陶板屋海外授權簽約,泰國展店2011創立「Famonn Coffee•曼」2012王品集團股票上市、與菲律賓餐飲龍頭「快樂蜂集團」合設「大陸石二鍋」2013創立「hot 7新鐵板料理」資料來源:王品集團self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