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攻商業項目 長�收租避辣招

  中區美利大廈及九龍灣兩幅商業地,迷你倉均以高價批出,除因兩地坐落於潛力優厚的商業區外,亦反映辣招陰霾下,發展商寧把資金投放在受辣招影響較少的商業項目,並作長�收租。坐落中區 供應罕有  政府昨一口氣公布批出3幅用地,包括會德豐(00020)系的海港企業(00051),以44億元奪中區美利大廈文物酒店;太古地產(01972)以26.38億元奪得九龍灣禁「拆售」商業地;及信置(00083)以8.5億元投得西貢「限量」地,共為庫房帶來78.88億元收入。  當中兩幅商業地均以高價批出,頗令人意外。其中美利大廈成交價更高於估值上限35%,樓面呎價1.35萬元,創本港酒店地新高。究其原因,與其坐落供應罕有的中區不無關係。  中區過去十年均沒有商業用地批出,故美利大廈推出即成為焦點,雖然self storage目賣地章程設有多項條款,包括:1. 不可拆卸重建;2. 須保留建築物外貌及內部布局;3. 最少有70%樓面面積用作客房用途,但仍吸引18組財團入標,最終由會德豐系以高於估值3成投得。  另外,九龍灣商業地則由太古以爆冷姿態奪得,亦是太古過去最少十年來首次投得商業用地。過去太古成功開拓港島東商業中心,現在東九龍挾第二個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優勢,被太古看中作重點發展。盡管該地設禁止拆售限制,但對作長�收租的太古而言,相關條款似乎不受影響,更是理想時機以較市價折讓價錢投地,故最終成為太古囊中物。  此外,兩商業地高價批出另一關鍵,是受政府辣招下,發展商轉變策略,轉投受辣招影響較少商業項目,寧以稍高價格投商業地,並用作長�收租,作為集團穩定收入。迷利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