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築觀光大國美夢

台灣最近三年來台觀光人數有快速成長趨勢,迷你倉在二○一○年有五五六萬餘人次,二○一一年有六○八萬餘人次,成長率為百分之九點三四,二○一二有七三一萬餘人次,成長率約為二成,二○一三年一至八月有五一二萬餘人次,依前一年九至十二月水準估計二○一三年約有七四○萬餘人次,成長率降為百分之一點三六,還有可能會負成長的現象,因為中國大陸去年十月一日起實施國家旅遊法,嚴格規範出境旅遊大陸人民的收費及旅遊行為,來台大陸觀光客有大幅減少現象,而由中華民國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今年八月出版「觀光政策白皮書」,提升「把握黃金十年打造觀光客大國讓台灣晉身世界觀光十強」的願景,由民間社團主導政策白皮書,顯示觀光業界強烈企圖心也是好事一樁,不過交通部觀光局是觀光主管機關卻神隱了,有些不尋常與不應該,其實這項文件應屬於該公會二十五項建言,而非政府的觀光政策,不宜用觀光政策白皮書的發表,誤導視聽。如果相對應中國大陸的「國家旅遊法」,規範境內與境外觀光旅遊軟硬體鉅細靡遺,強烈展現政府推展觀光旅遊的企圖心,台灣如果要築觀光大國美夢,要由交通部觀光局出版觀光政策白皮書做起。回顧台灣發展觀光是依據一九六九年公布「發展觀光條例」,全文二十六條,歷經五次條文修正與增加,如今全文是七十一條,台灣好山好水風景美麗,各縣市均有不少觀光資源,推動觀光旅遊的組織更須嚴謹,因此有必要修正該條例第四條,規訂直轄市、各縣市政府應設立觀光專業機構,中央到地方一條鞭專業觀光行政體系,始能竟全功。從交通部觀光局發布「來台旅客mini storage費及動向」及「國人旅遊狀況調查」知道,二○一一年台灣出境旅遊人數為九五八萬餘人次,全年總支出約一六○億美元,而來台旅遊人數為六○八萬餘人次,全年總收入一一○億美元,是不平衡的現象,雖然可顯示台灣人民追求旅遊樂趣意願很高及高消費能力,但也警惕台灣旅遊軟硬體設施尚有不足,無法吸引大量國際觀光客。台灣發展觀光不能僅靠台灣人民友善與夜市飲食的優點,更重要必須要有文化深度活動項目如元宵節、各縣市民俗活動,另外台灣博奕觀光園區開發只聽樓梯響,不能落實,鄰近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澳門均設博奕觀光園區,吸引大量遊客,賺進大筆觀光外匯,新加坡面積不大,卻推動「方程式賽車」成為聞名的觀光項目。今年十月台中東勢亞拓飛場舉辦亞拓第十屆FUNFLY遙控直昇機三D飛行世界邀請賽,來自全球三十多國超過百位頂尖好手同場較勁,還有高雄光榮碼頭剛結束黃色小鴨,吸引三百餘萬人次參訪,如今再移到桃園展示活動,LPGA女子職業高爾夫球賽正在桃園舉行,這些活動都可以促進觀光產業及推銷台灣的知名度。台灣觀光旅遊人才是築觀光大國之關鍵因素,台灣很多大學設有觀光、餐飲、旅館、休閒、交通相關科系,積極培養觀光相關產業所需人才,交通部觀光局應該主動介入推動產學合作,使學生在大學時期有機會參與實習,加強實際操作能力,一則讓他們順利取得觀光相關證照,一則使他們一畢業就能投入職場,與觀光服務需求無落差,交通部觀光局應為觀光產業從業人員建立退撫制度,使其無後顧之憂,也是當務之急,可以穩住觀光人力市場。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