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利率市場化改革:定價權回歸市場

經濟改革之利率市場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諸多改革領域中,自存倉金融改革亮點頗多。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利率市場化和存款保險制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提出,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相較此前"穩步推進"的提法,更為積極。而醞釀已久的存款保險制度也呼之欲出。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是"要讓市場基礎決定市場走勢,把權力回歸到市場",從而改變由利率管制帶來的資金價格扭曲的局面。目前,資金價格扭曲不僅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企,同時導致居民不願把錢存進銀行。11月20日,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描繪了未來利率市場化的"三步走"藍圖:第一步,提高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第二步,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的定價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第三步,在條件基本成熟的時候,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胡曉煉的這一表態,清晰的展現了三中全會《決定》中所提到"加快利率市場化"的路線圖。利率管制導致資金價格扭曲利率市場化,就是讓資金的價格交由市場供需雙方來決定。它與利率管制相對應,後者導致資金價格嚴重扭曲,從而造成了信貸資源嚴重錯配。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開始于1996年。當時,人民銀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被視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貨幣市場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在企業債、金融債、商業票據等貨幣市場的交易中,全部實行市場定價。在存貸款利率方面,人民銀行按照"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的思路,在1998年至1999年的兩年間,連續三次放寬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浮動限制後,于2004年再次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但是利率管制仍然存在,是中小企業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某股份制銀行從事公司業務的楊先生表示,銀行出于自身利潤指標及風險控制的需求,很難把貸款額度分給那些經營遭遇困境、亟需貸款"救命"的中小企業,即使能拿到貸款,用款成本也極高。"國有企業貸款走基準貸款利率,綜合成本在7%左右,中小企業要拿到貸款,除了要通過銀行的風險評估,還要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再加上其他費用,貸款綜合成本一般要達到13%-15%。"楊先生說,"生產什麼東西,利潤率能達到15%?"貸款利率放開暫無明顯影響今年7月,貸款利率0.7倍下限取消,意味著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10月,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指導信貸市場產品定價,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正式運行。不過,由於目前貸款資源緊張,企業和個人都追著銀行批貸款,所以目前貸款利率下限放開對銀行、對借貸者的影響並不大。楊先生說,放開貸款利率下限對議價能力更強的大型企業有利,而且大企業現在有更多的融資渠道選擇,例如發債、信托等。對於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放開目前還只是"形式上"的利好。從七月至今,企業貸款綜合成本並沒有明顯降低。央行發佈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當季一般貸款中執行下浮、基準利率的貸款占比有所下降,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有所上升。楊先生覺得問題的關鍵在於銀行業競爭不充分,同時中小企業不該"對接"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貸款,"農商行、農信社、城商行對本地中小企業情況更為熟悉,他們來做中小企業貸款比大銀行更有優勢。中小企業也應該有更多的直接融資渠道,比如風險投資基金以及民營銀行。""第二只靴子"擇機落地去年,我國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不少銀行為了吸引存款都對定存實行了"一浮到頂",價格聯盟被打破。即使如此,銀行儲蓄保值增值的功能也日趨衰落,理財產品成為老百姓的投資"新寵"。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巡視員方星海說:"我問了一下我周圍的同事,你們現在的儲蓄怎麼管理?他們說基本上沒有存款,全變成了理財產品"。目前,市場仍等待著"第二只靴子"落地,即存款利率的上限放開。"利率市場化並不是要找到一個固定的利率水平,而是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利率形成機制。"胡曉煉表示。業內普遍認為,存款利率市場化仍需要一個過程。同時,一旦全面放開利率管制,將給銀行業態帶來巨大變革。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利率市場化所導致的銀行利差收窄,讓銀行業利潤逐漸下降。"我們以後肯定沒好日子過了。"楊先生說,"存款迷你倉率一放開,各家銀行競爭會更加激烈,以後'攬儲'壓力更大了。"■ 利率市場化大事記1996年 放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由拆借雙方自主定價。1997年 �動銀行間債券市場;放開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1998年 國開行首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市場化發債;央行改革貼現利率與再貼現利率的生成機制,放開貼現與轉貼現利率。1999年 國債發行開始採用市場招標形式;央行批准中資商業銀行法人與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自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連續三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2000年 放開外幣貸款利率:對於大額外幣存款利率,金融機構可與客戶協商確定。2002年 統一中、外資金融機構外幣利率管理政策。2003年 允許商業銀行農信社開辦郵政儲蓄協議貸款,放開英鎊、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管理,對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小額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2004年 再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繼而完全放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放開小額外幣存款2年期的存款利率下限,保留上限。2005年 放開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債券遠期交易正式登陸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2006年 計劃建立報價式的中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SHIBOR;明確開展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試點的有關事項;正式開始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2007年 SHIBOR投入運行。2013年 取消貸款利率下限,至此貸款利率實現完全市場化。■ 影響●《決定》: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影響:小王去銀行存錢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哪家銀行存款利息高,他就選擇哪家;小王可選擇的銀行產品更加多元化。銀行必須要給小王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滿足他投資或儲蓄的需求,才能贏得他的存款;如果小王是中小企業老闆,他未來可能會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決定》: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影響: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後,銀行允許倒閉。小王的銀行儲蓄可能只能拿回本金,存款利息不一定在保險範圍內。同時,銀行理財產品等投資產品並不在保險範圍,這意味著小王不能把銀行理財產品當做保本的高息存款,而要自己承擔投資風險。●《決定》: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影響:如果小王是"土豪",還可以發起或參股民營銀行,打破國有銀行壟斷。●《決定》: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影響:如果未來資本項目開放,海外投資可能會逐漸放開,小王就有了更多投資渠道,不用非得買房買股票來使財產保值。■ 相關存款保險制度有望明年推出作為利率市場化的重要配套措施,存款保險制度的�動也在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自1997年央行開始著手研究存款保險制度以來,該制度已醞釀了16年。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該制度遲遲未建立既有各銀行及各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問題,也與利率管制有關,"如果利率不市場化,現有銀行被擠出市場的概率非常小,即使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也不可能發揮作用。"我國銀行業曾經長期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依托國家信用和政府信用所提供的隱性擔保進行經營。經營困難的銀行退出市場,國家多採用行政指令托管、接收的方式,而沒有建立在市場原則基礎上的退出形式。央行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3》中表示,在存款保險制度缺失的條件下, 國家實際上承擔了隱性的擔保責任,容易導致商業銀行風險約束機制弱化,為追求高額利潤而過度投機。對於下一步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決定》輔導讀本中撰文表示,存款保險制度要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實行有限賠付和基於風險的差別費率機制,建立事前積累的基金。郭田勇預計,存款保險制度最晚將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建立後將有利於進一步開放銀行業准入,消除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後顧之憂。考慮到目前我國居民在銀行實際存款的平均水平,他認為未來存款保險對單個儲戶的賠償上限應在20萬至50萬元的區間內。■ 名詞解釋存款保險制度 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金融機構合建的保險機構。通常是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當其中有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沈瑋青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