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全國版) - (銀行介入調查一周後給答複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學斌 實習生/曹菲)昨日,文件倉本報報道了市民曾先生注銷的交行信用卡,3年後發現仍有一筆美元呆賬。這三年期間,他無法貸款也無法再辦信用卡。昨日上午,交通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陳蔚及相關負責人做客廣東電台"民聲熱線"並回應此事。記者將曾先生的信息提供給銀行方面以方便調查。太平洋卡中心首席客服竇曉偉分析,雖然曾先生沒有主動使用美元賬戶的行為,但在某些境內網站支付時,可能涉及外幣支付。"也可能存在信用卡被盜刷的情況,而曾先生自己卻並不知情。"曾先生稱,自己在銷戶時已經按照銀行要求還清了所有欠款,銀行方面也並未告知美元賬戶仍有一筆呆賬。如果呆賬真的存在,為什麼一筆呆賬存在五年卻無人提醒他去還款呢?竇曉偉解釋,銀行有告知義務,信用卡客戶可以選擇電子賬單、手機銀行等方式瞭解賬戶及欠款情況。另外,銀行的賬務部存倉也會做到給每個賬戶指定提醒。"在曾先生這件事上,銀行有沒有盡到提醒義務,還要進一步瞭解,再給客戶一個滿意的答複。"曾先生得知美元賬戶存在呆賬後,多次要求刪除呆賬記錄,但未能如願。直到今年年初,曾先生要起訴銀行,他自稱一周之後呆賬記錄刪除,收到工作人員以"個人名義"贈送的500元油卡和一個鼠標作為補償。這樣的處理流程是否正常?竇曉偉認為,曾先生所說的是一個較特殊的情況。按照正常流程,銀行會在瞭解相關情況後,將具體的處理和解決方案給客戶。"如果真的通過錢、禮品等單方面的饋贈來解決問題,不符合規定"。陳蔚表示,對於曾先生經歷整件事的前因後果需進一步核實,"從銷卡環節的合規性、到最後賠償環節的情況,需要通過查詢我們系統的記錄,並向經辦人員進行瞭解。""會把系統的記錄情況和社會反映的情況綜合起來,給曾先生一個明確的答複。"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