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互聯網金融引發“全民理財時代”
如果沒有長尾效應,self storage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就很難體現出來。現在所有互聯網金融從業者都在試圖尋找自己的數據來源,特別是在雲計算、移動互聯、通訊技術的支持下,大數據經過清洗挖掘,就能形成對用戶需求的群體性分析和個性化定制,從而形成更精准、個性、及時的金融服務。記者李文龍截至11月14日,餘額寶資產規模突破1000億元,再度賺足了人們的眼球。無論是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的聯姻,還是百度與華夏基金的合作,再到"三馬"�安財險的開業,都體現出互聯網與金融加速融合的趨勢,二者的優勢互補已在基金理財銷售上明顯顯現。"互聯網金融為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提供了全面理財的通道。"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在現階段金融發展中,傳統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工具,比如云計算、大數據等,擴大了金融服務覆蓋面,但是依然沒有解決老百姓投資保值理財難的問題。這一次互聯網金融浪潮從民間金融領域獲得突破,從互聯網企業跨界滲入到金融領域,關鍵在於降低了信息和資金交易的成本。隨著全民理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借助網絡入口和移動端的客戶優勢,正成為傳統金融機構新的營銷渠道和平台。不論是阿里巴巴還是百度,都有著海量用戶,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放量級的精准的客戶群。互聯網企業在網絡和移動入口上的爭奪,已經表明瞭理財營銷渠道創新的重要性,這從淘寶上線基金網店後成交的活躍中可見一斑。據統計,截至11月13日15時,易方達基金公司在淘寶銷售的"聚盈A"產品成交額3.4億元,順利完成資金募集。有業界人士表示,未來的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建立在移動終端的使用上,比如騰訊微信,已經轉移到手機移動端,可以綁定銀行卡、信用卡,提供了買賣金融產品的新通道。如此一來,原本具有較高門檻的金融產品通過互聯網的前端免費模式,降低了門檻,使得"一塊錢就可以理財"、"買基金就像網購其他商品一樣方便"逐漸變為現實。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日新月異,正日漸滿足廣大老百姓的資金保值增值、投資理財的需求。不僅如此,大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的應用,使客戶潛在的個性化理財需求開始顯性化,從而使得理財產品的創新更加具有準確性,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偏好。以"愛情險"為例,在競爭激烈的"光棍節"保險理財市場中,長安責任險與�籌網聯合推出的"愛情保險"異軍突起,成為最受歡迎的保險理財產品之一。截至目前,網民已參與投保超過500萬元。迷利倉震認為,現在的互聯網金融還處在最表面的相互滲透、融合階段,這個階段不論是電商還是金融機構還是在相互模仿,比如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的合作模式,正在不斷地被效仿。不過這只是互聯網金融向實體經濟滲透的第一個層面。互聯網與金融對接融合後,就會尋找共同的基礎,即技術支撐和數據支撐。現在有的互聯網企業甚至在流量上補貼消費者,以及銀行系電商的紛紛成立,目的都是積累海量用戶,獲取交易數據,從而形成長尾效應。因為相對於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是客戶"二八定律"中的"八",雖然這部分客戶的金融需求小額、分散,但是通過互聯網把這部分人群集聚起來,聚沙成塔,就能形成海量用戶。而交易數據不斷積累後,就可以更有效、更快捷、更科學地給客戶的信用進行評價,從而提供更多的金融增值服務。"如果沒有長尾效應,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就很難體現出來。"黃震說,現在所有互聯網金融從業者都在試圖尋找自己的數據來源,特別是在雲計算、移動互聯、通訊技術的支持下,大數據經過清洗挖掘,就能形成對用戶需求的群體性分析和個性化定制,從而形成更精准、個性、及時的金融服務。而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充分發掘已有的資源,梳理內在的邏輯和做好科學規劃後,就有可能創新出更多的無法預計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實際上基於互聯網技術的變革,而技術變革和創新有加速趨勢,沒有辦法規劃和預見。伴隨互聯網技術在實體經濟各個領域中滲透、在生產製造企業以及個人消費中的應用,每個企業都可能沿著信息化升級的路徑切入到互聯網金融領域,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實現產業升級。據黃震介紹,福建的某家石材企業,發現房地產調控後產品銷售困難,就開始幫助開發商賣住房,又衍生到與銀行一起為客戶提供借款,形成了初始的著力于流通環節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此後,該企業利用互聯網,與銀行合作,成立了一個整合信息資源和金融資金的石材電商平台,把供應鏈金融整合升級到產業鏈金融。這又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新形態,因為互聯網金融創新剛剛開始,將來基因滲透到哪個領域,能否產生突變還無法預見,但其中蘊藏著很大的商機。編者按餘額寶規模突破千億,以及百度理財、�安財險在理財渠道創新上的銜枚疾進,都表現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生命力。那麼,互聯網金融將如何改變金融營銷和服務模式?有哪些優勢和瓶頸?還將衍生出怎樣的新業態?記者從不同角度,展開分析報道。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