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在武漢造一座 升級版大連軟件園

武漢軟件新城由億達集團旗下的DLSP(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儲存該公司曾建設運營過大連軟件園,以及武漢光穀軟件園。日前,武漢軟件新城總經理邵輝表示,億達曾見證和參與了武漢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武漢軟件新城作為億達在外地最大的一個項目,將在武漢再造一個升級版的大連軟件園:高標準,真正能服務客戶。這一項目將帶動武漢一個產業衝刺2000億,助力武漢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問:武漢軟件新城以硅穀為範本,參考了哪些硅穀經驗?答:我們的目標,是要在光穀建立一個像硅穀一樣頂級的科學園區。為此,我們邀請到很多全球頂級的規劃、設計事務所,很多設計規劃在硅穀都能找到原型。在環境開發、樓宇建築標準、硬件設施方面,武漢軟件新城和硅穀有一定相通性。硅穀的創新機制、人才觀念、產業政策和鼓勵嘗試、寬容失敗的文化、適宜人居的環境、科技人員自由交流的氛圍等,都值得武漢軟件新城學習借鑒。但武漢軟件新城建設,不會照搬美國"硅穀模式",但會參照大連軟件園等既有成功園區模式,將各方元素與武漢的優勢、需求相結合,為軟件新城發展所用。問:武漢發展軟件服務業有何優勢?答: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武漢將成為國際產業資本和沿海資本"雙轉移"的橋頭堡。作為工業重鎮的武漢,產業亟待轉型升級,發展軟件外包業,是很好的選擇。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軟件園區內單位生產總值的電耗,僅是製造業的1/26,創造的是"綠色GDP"。而且,武漢這座城市很適宜做軟件與服務外包。首先,這裡有市場,有發展機遇,有較好的產業基礎。武漢擁有三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聚集了193家世界500強企業,去年GDP排名全國第九,軟件行mini storage一定會隨著區域的經濟發展共同成長。其次,相比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武漢的經營成本要低30-40%,而且人力資源充足,高校與大學生超過130萬,數量多,質量也很好,中國排名前十的高校武漢就有兩所(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第三,武漢在打造科技園區方面有最靈活的策略、思路,比如分割銷售等,對於開發商與運營商來說,便於為客戶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當然不得不強調,武漢是九省通衢,交通便利,高鐵到北京和深圳分別只需四個小時,飛機至成都或上海也基本在一到兩個小時。交通便利,也是重要的優勢。問:億達集團對武漢軟件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有何貢獻?答:可以說,沒有億達集團旗下的DLSP(大連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就沒有光穀軟件園的今天。我們全程見證和參與了武漢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直至2005年,光穀軟件園還是一座"燈不亮,樓空蕩"的空城,服務和基礎設施都跟不上,整個武漢市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也不溫不火,企業�多,體量過千人的卻寥寥無幾,尚未形成產業聚集。2006年,DLSP介入,扭轉"用房地產的開發思路建設光穀軟件園"的傳統策略,將運營管理大連軟件園的理念複制到了武漢,更新硬件設施,改造產業樓,完善周邊配套環境,引入"交鑰匙"等一系列服務、專業的運營模式和豐富的客戶資源;幫助政府制定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規劃、管理、招商、引進了包括美國IBM、瑞士泛亞班拿、北京傳神等國內外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領先企業。短短兩年,入園企業和從業人員大幅增長。沉寂的光穀軟件園開始沸騰,"武漢·中國服務外包交付中心"聲名鵲起。如果說我們經營光穀軟件園的時候,是從外面請的一個大管家、一個智囊團,那麼武漢軟件新城可以說是完全按照我們的想法來做的。億達集團要把核心能力都拿出來,做升級版的大連軟件園。本版撰文 康鵬 劉漸飛self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