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幸福新津:多措並舉彰顯民生情懷

辭舊迎新的日子里,迷你倉幸福新津各項民生工程圓滿收官。這是一個幸福的過程。因為這一年,新津大力實施"智慧城市 光網新津"建設,為的是能在每一個明天讓老百姓上網更方便,享受信息時代的科技福利;因為這一年,新津一如既往對困難群體給予關懷,在農村社區、農民集中居住區設立微型托老機構,實施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讓農村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也因為這一年,新津不斷創新,開�多項民生改革,整合資源,發揮整體效益,讓群�滿溢幸福笑臉,讓民生工程有了新的溫度。全域光網覆蓋明年內,新津將進入4G時代過去下一部1G左右的電影起碼要好幾個小時,光網化之後,最大12M/S的下載速度,1分半鐘左右就能解決問題。隨著新津縣"智慧城市 光網新津"信息化工程建設的初步完成,新津進入了全域光網化時代,城區和場鎮周圍實現8M到100M的四級大提速,農村區域實現2M到100M的五級大提速。"這意味著什麼呢?"新津縣網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簡單來說,過去2M的帶寬將免費提升到4M,有需求的用戶還可以實現100M互聯網帶寬接入,一般的視頻網站打開就能看,再也不用跟煩人的"緩衝"鬥智鬥勇了。為讓人民群�真切體驗到了信息高速公路帶來的便捷和實惠。新津大力實施"智慧城市 光網新津"信息化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共完成12個場鎮、341個小區光纖到戶接入和改造工程,覆蓋住戶5.62萬戶,為2萬戶家庭開通了光纖寬帶,為1.7萬戶家庭提供了ITV三網融合服務,為5萬多名用戶提供了綠色環保、安全暢通的移動通信服務。"光網化"提速之外,新津還大力打造"無線城市"。為加快"幸福新津"建設,進一步提升新津縣城市品位,改善民生福祉,新津在成都市率先�動實施了惠民寬帶免費用——"幸福新津無線網"工程,由"運營商建設、政府租賃,市民免費使用"的WIFI覆蓋熱點區域。"項目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每年由政府支付各試點場所互聯網帶寬使用費。"新津縣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免費無線WiFi主要覆蓋政府公共服務區域、大型活動場所市民休閒廣場、公共交通集散地等地。目前,新津縣客運中心、新津政務服務中心、新津工業園區管委會服務中心、南河步行橋廣場、(優雅港灣前)西門小廣場、金三角廣場、花源鎮廣場、迎賓廣場、鄧雙鎮岷江小區廣場等11個試點區域的免費WIFI已正式投入運行,市民只要進入覆蓋區域即可搜索到"XFXJWXW"的標識,登錄即可連接互聯網。此外,順應技術革新的潮流,新津正大力開展4G基礎設施建設。"明年內,新津將進入4G時代。"新津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3年12月,新津已在縣域內建4G基站15個,更多的4G基站正在全域新津範圍內不斷加快建設。到明年,新津將初步實現城區、場鎮4G全覆蓋,正式進入4G時代。社區建立養老院 殘疾人居家無障礙"群�需要啥子,我們就應該幹啥子"今年剛滿70歲的張友良大爺住在新津縣五津鎮臨江村17組,老伴去世,兒女們在外地打工,一個人獨自在家的生活頗為辛苦。村里開辦養老服務中心以後,張大爺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社區養老院就建在家門口,中飯晚飯不用自己操心,還可以和老朋友一起下棋、聊天,相當巴適。"據介紹,今年新津縣開始探索依托鄉鎮、社區的微型養老機構,將敬老院和社區、農民集中居住點融為一體,為老年人提供日托、用餐、個性化居家服務等養老服務。對托養老人來說,這些微型養老院最大的好處就是離家近,有熟悉的家庭環境和人際關係,子女、朋友每天都可以和老人見面聊天。為進一步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養老服務中心還推出了心裡輔導、陪聊、外送、家務助理等多種個性化養老服務,讓老人們在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精神生活也得到充實。目前,新津已建成4所社區微型養老機構,總建築面積達3550平方米,新增加養老床位111張。"這裡住得很開心,護工非常有愛心,照顧我們老年人很細緻。有什麼事情向他們提出來很快就給你解決了。"每天早上,張大爺都會去附近的老君山爬爬山,下午則去南河邊釣魚,或者和其他老年人聚在養老服務中心的院子里聊天、下棋。在新津,民生投入一以貫之地保持著一條上揚的弧線。緊扣社區公用配套、self storage施提檔升級、社區管理服務等著力點,新津縣不斷構建民生安居環境,大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由新津縣殘聯主導的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就在當地群�中傳為佳話。據悉,從2010年開始,新津縣大力實施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四年共改造525戶。僅2013年就投入資金15.6萬元,實施改造121戶。根據不同的殘疾人個體為他們免費安裝、量身訂制,馬桶、扶手、扶欄、坡道、洗澡浴椅、移動坐便椅、閃光門鈴、拉杆、輪椅等居家無障礙設施設備。方便了殘疾人的居家生活,受到當地群�的一致好評。"這是一個有'夢'的時代,過去農村人哪裡會想到去養老院享受專業的養老服務,何況還是家門口養老!"新津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群�有什麼需求,我們就應該幹什麼。"群�的需求是政府做工作的主要方向,在不斷推動區域經濟發展、GDP不斷躍升的同時,基層政府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正逐步回歸民生——老百姓滿意成為最終的指向標。整合資源 發揮整體效益"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以人為本,以民為先,民生為大,是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決定的。加快解決民生難題、早日補齊民生短板,既是廣大群�的熱切期盼,也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如何整合資源,服務群�,既體現著執政者的理念,也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11月1日,一場熱鬧的"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三送就業服務培訓會在新津縣文井鄉舉行。來自世界500強中糧(成都)產業園的高管代表和專業培訓師現場為失地農民上課,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新津縣人社局帶來了精心挑選的100余個工作崗位,把農民的就業服務距離縮短到零。據介紹,今年以來,新津縣以促進就業為目標,以服務城鄉勞動者為核心,依托縣、鎮(鄉)、村(社區)三級就業服務平台,以"六本台賬"就業實名制管理系統為支撐,大力拓展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了全縣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服務半徑縮短至1.5公里,惠及全縣群�。為構建一站服務到位的模式,新津在全縣建立了44個村(社區)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與已建成的13個鎮鄉(園區)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組成了57個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點,使城鄉群�足不出村(社區)便能享受"一站式"就業服務。"整合資源,發揮整體效益,目的就是為了方便群�,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津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新津縣大力整合不同部門資源補齊民生短板,集中解決群�反映強烈的各種民生問題。按照要求,新津縣各級領導幹部、部門和鎮鄉黨員帶頭深入聯繫點,通過基層蹲點、入戶走訪、實地察看、民情懇談、院壩交流、聊天夜談等方式,傾聽群�呼聲,瞭解群�疾苦,排查矛盾糾紛;逐級分別建立民生訴求、困難群�和穩定工作"三本台賬",實現聯繫群�全覆蓋,社情民意全掌握。在此基礎上,新津縣大力開展"冬日暖心"、"幸福提升"、"助農增收"等行動,著眼群�所急所盼,多辦得民心暖民心安民心的實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幫助群�解決上學、看病、就業、安居、飲水、行路、用電、通訊等民生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中去。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實施更多社會公共服務項目和惠民工程,進一步推動民生"大改善"——逐步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做好"陽光育苗、陽光宏志、陽光圓夢"三大系列幫困助學工程,繼續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穩步提高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標準;積極探索公建民營社會化養老新路子;全面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力爭2014年全縣網格化管理覆蓋率達70%;健全覆蓋城鄉群�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建立城鄉統籌、跨區域可接轉的社會保險體系等。民生不簡單,民生不容易,幹什麼、怎麼幹,都需要艱辛探索。新津的思路是集中力量推進民生工程,多措並舉,在群�需求最迫切、經濟社會關聯度最高的領域實現突破,彰顯黨和政府的民生情懷。站上新起點,開�新征程,幸福新津揚帆起航。一份新的期待,再次在新津民�心裡化開,再一個時間年輪走過後,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幸福的民生畫卷。李自強 / 文 (圖片由新建縣委外宣辦提供)迷利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